我系于2012年10月24日下午在电气教室进行外出学习经验交流,主讲:王永琪侯相斌。主要通过讲解、视频交流学习。具体内容如下:
-
培训日期:2012.07.22~08.04
-
培训单位:新加坡工教局(ITE)
-
联系单位:东源智能有限公司
-
培训目的:示范化建设与职教发展
-
我系人员:王永琪候相斌
学习内容:
-
1、新加坡职业与工艺教育的发展与角色(陈鸿春);
-
2、新加坡职业与工艺教育的领导与管理(陈鸿春);
-
3、新加坡职业与工艺教育的经验与教训(陈鸿春);
-
4、新加坡职业与工艺教育的课程与设计(许和信);
-
5、制定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计划(萧美玲);
-
6、参观考察:ITE西区、东区、丰田中心、义安理工学院
能力为本的教学计划
-
主要包括:
-
教学蓝图—分析任务(教什么——教学内容)
-
参与计划—设计学习(怎么教——教学方法)
课程设计模式的特色
-
课程开发:以经济发展人力需求分析为导向
-
课程内容:以能力为本位,一切为能力服务
-
课程结构:以灵活的单元化为特点
-
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理实同步化(3:7)
-
课程评价:以学生、教师、毕业生、雇主的意见为参照
-
课程管理:以灵活的学分制,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授课方式
学习策略
-
(1)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
-
配对检查、思考配对分享、搭档互查、轮流分享、相互学习、不完整的练习作业、思考出声配对解决问题TAPPS
-
(2)以合作为目的的策略
-
摊牌、拼图、3个角落、教室中来回巡走、抢答卡、意见线、知识循环、编号报数、发送问题
策略2——思考-配对-分享
-
程序:
-
1、提出一个相关问题;
-
2、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
3、学生配对讨论问题;
-
4、向任何一名学生提问,该学生须与全班分享他和他的搭档对该问题所讨论的结果。
策略3——摊牌:
-
程序:
-
1、将学生分为4-5人一组,指定一人为组长;
-
2、向全班提出一个问题;
-
3、每个学生在纸上写下其答案,不得咨询组内其他成员;
-
4、当小组中的所有成员停笔时,组长说“摊牌”;
-
5、组内所有学生在桌上展示其答案,并试着达成一致意见;
-
6、全班一起讨论答案;
-
7、进行下一个问题时,由其他学生任组长。
·应用:此策略可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相互提供对问题的即时反馈
策略4——拼图:
-
程序:
-
1、将学生分成4-5人一组;
-
2、给每个小组成员编号;
-
3、编号相同的成员组成专家组;
-
4、为每个专家组指定不同的主题。各成员相互帮忙,掌握教材、选择主要观点并准备教授材料。
-
5、专家小组成员返回各自的原始小组。每位专家轮流向原始小组的其他成员教授其主题。
职教对象的共同点:
-
1、针对的都是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
-
2、针对的都是学生成长环境缺陷的学生(感情、经济等);
-
3、针对的都是思维习惯不良、思维方法不当的学生。
-
1、针对的都是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
-
2、针对的都是学生成长环境缺陷的学生(感情、经济等);
-
3、针对的都是思维习惯不良、思维方法不当的学生。
经验与教训
-
1、可供参考一
-
(1)职业与工艺教育的主要作用是使毕业生就获得就业技能。成熟度和学生的教育水平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
(2)成立工教院,作为中学后的职业与工艺教育机构,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
-
2、可供参考二
-
(1)保持职业与工艺教育对行业不断变化需求的相关性不容忽视。
-
(2)职业与工艺教育的动态发展,对人员和毕业生在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当高。
-
(3)大力支持和发展终身学习,师资能力开发,大有必要。
-
3、可供参考三
-
(1)若要家长和学生接受,职业与工艺教育就必须是主流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和可行途径。形象问题真实存在。
-
(2)改善培训环境,使学生有机会到更高学府里继续深造,给学生以明确信息——职业教育不是一条死胡同。
-
4、可供参考四
-
系统的战略规划和严格的战略执行,是改良职业与工艺教育效果的重大因素。
-
5、可供参考五
-
(1)三院一制是转型浪潮的主要环节。强化学院的领导层与自治拨款制度,让每个学院各具特色。
-
(2)政府对职业与工艺学院的全额投资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结论:
总体感受
-
1、不同的是国情、体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职教发展模式。
-
2、相同的是全心为学生和家长服务、为国家发展服务、为知识经济服务的职教功能。
几点建议
-
1、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导向、以素质为核心”的我院新型教育模式
-
2、创建我院企业(校园)文化体系(MVV),主要步骤:
-
组织成立、领导机制、工作思路、讨论定位、步骤方案、意见征求、完成定稿、宣贯手册、组织实施
-
3、从战略层面规划学院发展:
-
制定1年、2年、5年、10年战略规划。
-
4、走品牌化的发展特色。真正以质量为核心,打造品牌优势。
-
5、走分层化的培养模式。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的实施方案。
2012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