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开学第一天,来了几位教新课的老师,他们第一次在教室里讲课时的外貌、衣着、言谈举止、书写字迹……都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新老师的第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就会七嘴八舌评头品足。这个“第一印象”对同学们的学习情绪以及和老师的关系都会产生影响。
当然,印象是可能改变的,但那需要时间。“第一印象”好比演员登台亮相,“第一炮”打响了,可能博得满堂彩,否则也许是倒好。
虽说“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日久见人心”,虽说我们心里也明白看人不能只看一时一事,可为什么还相信“第一印象”呢?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都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我们认识一个人,先是通过眼、耳等感性器官直接感受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第一印象”,它属于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对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进行综合、推理、判断,上升到理性认识,才可能得出那个人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文化水准等等实质性的结论。“第一印象”这个感性认识,是正确认识一个人的第一阶段。这说明,正确的认识必然要依赖于“第一印象”,从“第一印象”开始(除了已被实践证明并得到公认的人)。这样,一个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不好,别人就会对他产生反感、疏远情绪,反之则会产生好感、亲近情绪。
当然,正确认识一个人,不能单凭“第一印象”,由于时间、场合、条件和信息不足的限制,由于表面现象(外貌、打扮、举止、口才)的影响,这个“第一印象”有时会和这个人的实际才智和内心世界相差甚远。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对一个人的全面、客观的认识,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但是,这“第一印象”所形成的认识,由于种种原因,在许多情况下难得有下一次的再认识,或者就因为这糟糕的“第一印象”而失去下一次再认识的可能。就象报考话剧团的王扬帆同学,他给导演那个不懂礼貌,傲气十足的“第一印象”,不仅使他失去了进入这个话剧团的机会,而且很可能也失去了和这位导演再接触的机会。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个“第一印象”。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你是不是要我们为了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去弄虚作假呢?不是的。如果你仅仅为了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而把内心真实的东西掩盖起来,或许可以一时取悦于人,但不久就会在第二次第三次的接触中暴露出你的本来面貌,那反而更糟。实际上,我们中学生还不会那么虚伪,在正常情况下,“第一印象”或多或少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情况。
例如,不久前,我骑车去一所中学采访,快到那所学校时,一个穿红色运动衫的学生骑车突然超过我,把我撞倒在地,他连车也没下,只回头看了一眼,就骑走了。这时,一辆自行车停在我旁边,从车上下来一个同样穿着红色运动衫的学生,车把上还挂着个足球。他一边把我扶起来,给我掸土,一边关心地问我:“把您摔坏了没有?要不要去医院看看?”而且还替那位把我撞倒的同学向我道歉。他听说我要到他们学校采访,就将我一直送到学校教导处。后来,我来这所中学的次数多起来,也了解到那两个同学的平时表现:一个是关心同学,热爱集体的优秀共青团员,一个是随随便便,不懂礼貌,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学生。谁是哪一位?不用我说,同学们准能对上号。可见,要给别人留下良好的能经受考验的“第一印象”,要靠平时养成文明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好习惯。
同学们,如果你真正感觉到“第一印象”的重要,就请你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