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校训
    • 学院荣誉
    • 校园环境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通知公告
  • 专业设置
    • 汽车维修
    • 公路施工与养护
    • 无人机操控技术
    •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
    • 会计
    • 交通客运服务
    • 电子商务
  • 招生就业
  • 驾驶学校
  • 培训鉴定
    • 培训简介
    • 培训项目
  • 教育教学
    • 教研成果《公路工程现场检测》
  • 校园生活
    • 学生管理
    • 学生活动
    • 团学动态
  • 党群工作
    • 党群动态
    • 学院通讯
    • 网上党校
    • 不忘初心
  • 财务公开
  • 首页 (current)
  • 学院概况
  • 学院资讯
  • 专业设置
  • 招生就业
  • 驾驶学校
  • 培训鉴定
  • 教育教学
  • 校园生活
  • 党群工作
  • 财务公开
Banner
Banner
Banner
  • 学生管理
  • 学生活动
  • 团学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生活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素质调查分析

上传时间:2014-10-20    浏览量:64910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素质调查分析

  摘 要:目的 了解和掌握中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心理活动的针对性。方法调查问卷兼个别座谈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目前学生心理状况存在着诸多不良倾向。结论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心理的自我意识训练、智力训练、情感调控、意志培养、个性塑造、学习指导和交往指导,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校除实习生外的76个班的全部学生。

  1.2 方法

  主要以调查问卷方式,并采取了个别座谈等形式。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478份,回收有效问卷4353份,有效率为97.2%。参与调查的男生222人,女生4131人。

  调查主要就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心理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统计以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进行,分为护理专业(含助产、涉外护理专业,以下简称“护理” )、护理双证书专业(以下简称“双证” )、其他专业(包括高中口腔工艺技术、口腔工艺技术、药剂、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技术五个专业,以下简称“其他”)三大类。

  2.1.1 学习生活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年级越高,呈现出的不满意率越高。一年级学生的不满意率为15.74%,二年级学生的不满意率为23.64%,三年级学生的不满意率为26.58%。不同专业学生的不满意率也不同,护理专业学生不满意率18.63%,双证专业学生不满意率21.57%,其他专业学生不满意率23.20%。(见表1)

  表1 你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觉怎么样(不满意率)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护理专业

双证专业

其他专业

人数(人)

685

1029

1157

811

939

1010

百分比(%)

15.74

23.64

26.58

18.63

21.57

23.20

  关于学习压力调查,93.66%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烦气躁。学习压力源主要是:43.19%觉得不怎么学得会,15.35%对于老师上课的方式不赞同。面对学习压力,仅有36.30%的学生认为有正面影响,会为学习带来动力,48.79%的学生认为有不同程度负面影响,会影响情绪或无心向学。(见表2)

  表2 有关学习压力调查[人数(%)]

 

 

经常会

有时会

偶尔会

从来不会

 

小计

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状况,你是否会觉得心烦气躁

1638(37.63)

1861(42.75)

578

(13.28)

276

(6.34)

 

4353(100.00)

 

觉得不怎么学得会

没感觉啊

对于老师上课的方式不赞同

学校管理太松,会使我无心向学

其它

 

你认为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压力

1880(43.19)

871

(20.01)

668

(15.35)

389

(8.94)

545

(12.52)

4353(100.00)

 

正面影响,

会为学习带来动力

没感觉

较为负面

影响,会影响情绪

完全负面影响,会使我无心向学

 

 

你认为压力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1580(36.30)

649

(14.91)

1764(40.52)

360

(8.27)

 

4353(100.00)

  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65.84%的学生能认真完成,但是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比率下降,一年级69.04%,二年级63.98%,三年级60.65%。不同专业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比例也不同,护理专业70.64%,双证专业63.21%,其他专业58.12%。

  对于考试,无论考试前后还是考试过程中,学生都表现出紧张情绪。考前紧张的学生占24.90%,考试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紧张的比例高达77.88%,考试前后总会心情紧张的占28.46%。(见表3)

  表3 有关考试紧张情绪调查

 

 

在考试前心情好紧张

每次考试时心情紧张或有点紧张

考试前后总会心情紧张

人数(人)

1084

3390

1239

百分比(%)

24.90

77.88

28.46

  经过与个别学生和老师座谈,发现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认为学校里得到的分数不太可靠,前途没希望。平时学习不制订计划,学习随意性大。读书、听课、笔记方法不当,抓不住重点,学不会,学习主动性差,对考试过分紧张,考试成绩不好时,总是提心吊胆。

  2.1.2 人际关系

  调查表明:中职学生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教师、同学和父母。调查显示,学生最亲近的人是他的好朋友,比例占55.64%。大多数学生选择与自己的同学朋友交流,85.94%的学生表示和同学在一起时感到快乐和开心,而14.06%的学生感到不合群和孤独。在与同学的相处中,39.97%的学生与同学相处得很好,7.72%相处的不太好,52.31%的同学关系还可以。其中,大多数同学有知心朋友,比例占到81.85%。在与新朋友相处时,65.98%的同学比较主动。在和家境比自己好的同学在一起时,10.57%的学生感到快乐,12.13%的学生感到孤独、自卑,77.3%的同学感到一般、正常。可见,中职学生对于家境还是有一定程度的负面情绪。

  个别座谈后,了解到部分学生与同学的关系不太好,同学关系紧张。主要原因是陌生,没有被接纳的归属感;感到别人不友好,不喜欢我;和大家在一起也感到孤单;感到大多数人不可信任,好像有人注意我;得不到朋友的理解、信任、尊重;心情不好,找不到人倾诉。

  2.1.3 心理问题

  在自我调节和控制力调查中,显出女生自我调节力弱,随着年龄增长,情绪越难以调控。当受到委屈时,81.78%的学生选择为自己辩解,18.22%的学生选择与人争吵。当别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时,一年级有17.63%的学生选择要求对方道歉或骂对方,二年级有25.72%,三年级有21.91%的学生选择要求对方道歉或骂对方。在关爱水平上,72.27%的学生有爱心,9.24%学生没有爱心。而且这种爱心随着年级的增长越来越低。不同年级的爱心比例是:一年级78.99%,二年级68.01%,三年级62.68%。

  此外,学生的自觉性差,并且随着年级增长,越来越差,不同专业的表现也不一样。学校做清洁时,能认真做的比例占到60.72%,其中一年级学生占68.41%,二年级占54.71%,三年级占54.16%,护理专业占62.10%,双证专业占61.09%,其他专业占56.31%。

  而在意志力的表现上,对于做事不成功的心理表现,26.37%的学生选择不服气,再做,其中低年级选择不服气的比例明显低于高年级的,具体比例分别是:一年级23.29%,二年级28.16%,三年级31.44%。此外68.6%的学生选择总结教训或请人帮助,仅有5.03%选择放弃。个别座谈后,发现这种不服气仅仅表现出中职学生的固执和倔强。

  关于压力应对的问题,调查显示,当遇到压力时,学生会选择向知心朋友(29.41%)、家人(28.45%)、男/女朋友(15.53%)和亲友(14.24%)救助,而很少选择向老师(6.46%)、专业人员(2.06%)、学长(1.63%)救助,不找任何人救助的学生占2.32%。在释放压力时,有30.15%的学生选择转移,有26.90%的学生选择发泄,有17.88%的学生选择压抑,有26.07%的学生选择顺其自然或其它方式。

  对于未来的发展,多数学生选择专业对口(21.87%)、工作轻松(20.88%)、收入高发展好(20.68%)的职业,仅有15.03%的学生选择对社会贡献大的标准,而选择人际关系好,工作稳定,兴趣的比例分别是10.11%,7.51%,3.86%。

  2.2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2. 2. 1 学习焦虑心理明显,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考试焦虑加重

  从调查结果分析,中职学生学习焦虑心理明显。究其原因,部分中职学生人生目标不清晰,缺乏学习动力,自认为前途没希望。也有部分学生因为专业并非自己所选,不想学习。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培养社交能力,广泛交友比学习知识更重要。此外,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上课听不懂,跟不上老师的课程进度,课下不学习,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等,这些都是导致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而且,中职学生对自我的期望值低,导致学习肤浅,易受内外因素的干扰,学习效率下降,学习上的压力感挫折感带来焦虑、失望,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如常出现的瞌睡、头昏、失眠、乏力、情绪躁动、忧郁、厌烦等,其中,心理疲劳是主要的。此外,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不足,记忆提取困难,难以应付考试。对考试性质的认识程度、对考试厉害关系的预测程度、对自身应付考试能力的估计程度直接影响其焦虑水平。还有缺乏应试技能、身体素质差、经常失眠等因素都会引起考试学生的情绪波动。

  2. 2. 2 情感控制能力较弱,表现为自我意识较低,人际关系紧张

  中职学生的集体生活为同学间的交往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成为矛盾纠纷的源泉。同学们的性情、脾气、爱好、习惯不尽相同,难免因为提水、打扫诸如此类的小事而影响关系。对新生而言,远离家乡、亲人,不免有陌生、孤独感,尤其是父母溺爱、自我独立能力差的学生更为如此,由此产生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感受。此外,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如自私自利、霸道等作风,对人际交往也会产生很坏的心理作用。

  突出的表现是:与教师的关系不亲密,不信任教师,受到教师批评或者询问时,便心感不安;与家长的关系不和睦,不和家长沟通,受到父母批评或询问时,有时想不开;由于自我意识不全面,自我控制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低表现出与同学的关系会出现紧张,感情比较脆弱,经不起挫折,考试失败、同学关系出现紧张、犯了错误受到批评等,心理上往往难以承受,随之而来的是灰心丧气,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甚至走上邪路。

  2. 2. 3 不良心理问题凸显,表现为攀比、依赖、固执,道德水准失调

  中职学生,尤其是住校生,每个家庭给予的生活费用不同,引起高额的消费攀比,还有嫉妒导致的极端攀比,“面子问题”导致的盲目攀比等。此外,中职学生自尊心较强,使得他们在有些问题上表现出固执,比如不能原谅他人的错误,采取极端的方式(要求他人道歉或骂人),以获取自我尊重感。其实,这种自尊心只能用执拗、顶撞、攻击、无理申辨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使固执在这种满足中得到发展。这样,必然会影响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而且,在中职生的学习生活中,慎独的能力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的效果相去胜远。对于自我控制力而言,依赖性会越来越强,高年级的同学会压制低年级的同学,从而实现自我虚荣心的满足。表现为道德水准失调,学生缺乏安全感和意志力。长此以往,势必出现一些不良心理现象,如对同学的冷漠、应对压力的方式不道德,负面情绪蔓延等。

  3 讨论

  教育心理学家张大均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它由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方面构成。[1在21世纪的今天,个人的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视对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亟需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良好心理素质表现”标准,并结合中职学校实际,笔者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3.1 加强学生心理的自我意识和智力训练,抛弃自卑心理,实现自我肯定

  众所周知,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在人发展过程中是循序渐进进行的,是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种心理成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发展的,所以,心理素质教育要在其自我意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和调整自我,促使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

  对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训练,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第一,让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第二,认识到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第三,认识到内心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对学生进行自我体验训练,要求学生战胜自我,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树立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这样做会让他们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满。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学生应学会如何借助于外部压力,发展自我监控能力,最终实现自我肯定。

  3.2 加强学生心理的情感调控和意志培养,克服不良心理,塑造完美个性

  学会调控情绪,对于个性塑造有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对自己情绪情感的觉察能力和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识别能力。要提高对自己情绪的觉察能力,首先是运用内省法,清晰了解自己所处的情绪状态。其次是要通过分析认清引发情绪的原因,平静地接纳自己的情绪,不压抑、不排斥,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合理恰当表露与宣泄)。要提高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首先要了解人类表情的特点。其次要把握情绪识别的规律性。学校要把加强学生心理情感控制的重点放在培养良好情绪上。一是要学生树立真实的自信。常用的方法有“以勤补拙”、“笨鸟先飞”、“扬长避短”等。二是要培养学生豁达乐观的心态。林肯说:“只要心里想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三是应培养学生适度的紧迫感。要让学生真正明白时间的价值。时间是勤奋者的财富、创造者的宝库、懒惰者的包袱、浪荡者的坟墓。要培养学生办事的时间意识和计划性。要让学生懂得抓住现在。

  此外,还要锤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他们的意志力。第一,要形成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第二,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日常的学习、劳动,乃至于病痛、走路的小事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创设特殊的情景来磨练学生的意志,养成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如运动、爬山等。第三,学会有效运用心理防卫机制。中职学生要选择建设性防卫机制,如升华、幽默等,既释放了精神能量,又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和赞许,利己利人,是挫折防卫机制的最佳方式。如果让学生学会适度、有效地进行情感控制,就能不断增强他们的意志力,客服依赖等不良心理,实现他们完美人格的塑造。

  3.3 加强学生心理的学习指导和交往指导,消除焦虑心理,培育乐观心态

  人要不断地否定和肯定自己才能进步,而否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肯定方向发展,自我肯定,保持坚定的信念,往往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记得有一位学者很形象地比喻人生:人的一生犹如婴儿初啼,虽有苦涩,但却是全新鲜嫩,不管你遭到何种挫折与苦难,只要你不放弃自己,就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难倒你。乐观是心胸豁达的表现,乐观是生理健康的目的,乐观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乐观是工作顺利的保证,乐观是避免挫折的法宝。用乐观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是无限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我们生活就充满阳光。

  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指导和交往指导,消除学生在学习、考试、交往中的焦虑,让学生真正懂得乐观和悲观总是随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而转化。只要你珍惜时间,珍惜周围的种种事物,危险和不顺终会过去。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很多时候,我们不能选择生活的境遇,但我们却可以选择坚强而自尊的态度;我们不能选择生活给予我们什么,但我们却可以选择积极而乐观地回报生活什么。我们在人生中,要用积极的心态不断地努力,因为我们都是冠军。

下一页:浅析职业中专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
上一页:学生处招办团委、驾校培训处召开2023年工作总结暨先进工作者表彰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生活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素质调查分析

上传时间:2014-10-20    浏览量:64910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素质调查分析

  摘 要:目的 了解和掌握中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心理活动的针对性。方法调查问卷兼个别座谈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目前学生心理状况存在着诸多不良倾向。结论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心理的自我意识训练、智力训练、情感调控、意志培养、个性塑造、学习指导和交往指导,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校除实习生外的76个班的全部学生。

  1.2 方法

  主要以调查问卷方式,并采取了个别座谈等形式。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478份,回收有效问卷4353份,有效率为97.2%。参与调查的男生222人,女生4131人。

  调查主要就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心理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统计以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进行,分为护理专业(含助产、涉外护理专业,以下简称“护理” )、护理双证书专业(以下简称“双证” )、其他专业(包括高中口腔工艺技术、口腔工艺技术、药剂、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技术五个专业,以下简称“其他”)三大类。

  2.1.1 学习生活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年级越高,呈现出的不满意率越高。一年级学生的不满意率为15.74%,二年级学生的不满意率为23.64%,三年级学生的不满意率为26.58%。不同专业学生的不满意率也不同,护理专业学生不满意率18.63%,双证专业学生不满意率21.57%,其他专业学生不满意率23.20%。(见表1)

  表1 你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觉怎么样(不满意率)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护理专业

双证专业

其他专业

人数(人)

685

1029

1157

811

939

1010

百分比(%)

15.74

23.64

26.58

18.63

21.57

23.20

  关于学习压力调查,93.66%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烦气躁。学习压力源主要是:43.19%觉得不怎么学得会,15.35%对于老师上课的方式不赞同。面对学习压力,仅有36.30%的学生认为有正面影响,会为学习带来动力,48.79%的学生认为有不同程度负面影响,会影响情绪或无心向学。(见表2)

  表2 有关学习压力调查[人数(%)]

 

 

经常会

有时会

偶尔会

从来不会

 

小计

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状况,你是否会觉得心烦气躁

1638(37.63)

1861(42.75)

578

(13.28)

276

(6.34)

 

4353(100.00)

 

觉得不怎么学得会

没感觉啊

对于老师上课的方式不赞同

学校管理太松,会使我无心向学

其它

 

你认为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压力

1880(43.19)

871

(20.01)

668

(15.35)

389

(8.94)

545

(12.52)

4353(100.00)

 

正面影响,

会为学习带来动力

没感觉

较为负面

影响,会影响情绪

完全负面影响,会使我无心向学

 

 

你认为压力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1580(36.30)

649

(14.91)

1764(40.52)

360

(8.27)

 

4353(100.00)

  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65.84%的学生能认真完成,但是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比率下降,一年级69.04%,二年级63.98%,三年级60.65%。不同专业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比例也不同,护理专业70.64%,双证专业63.21%,其他专业58.12%。

  对于考试,无论考试前后还是考试过程中,学生都表现出紧张情绪。考前紧张的学生占24.90%,考试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紧张的比例高达77.88%,考试前后总会心情紧张的占28.46%。(见表3)

  表3 有关考试紧张情绪调查

 

 

在考试前心情好紧张

每次考试时心情紧张或有点紧张

考试前后总会心情紧张

人数(人)

1084

3390

1239

百分比(%)

24.90

77.88

28.46

  经过与个别学生和老师座谈,发现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认为学校里得到的分数不太可靠,前途没希望。平时学习不制订计划,学习随意性大。读书、听课、笔记方法不当,抓不住重点,学不会,学习主动性差,对考试过分紧张,考试成绩不好时,总是提心吊胆。

  2.1.2 人际关系

  调查表明:中职学生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教师、同学和父母。调查显示,学生最亲近的人是他的好朋友,比例占55.64%。大多数学生选择与自己的同学朋友交流,85.94%的学生表示和同学在一起时感到快乐和开心,而14.06%的学生感到不合群和孤独。在与同学的相处中,39.97%的学生与同学相处得很好,7.72%相处的不太好,52.31%的同学关系还可以。其中,大多数同学有知心朋友,比例占到81.85%。在与新朋友相处时,65.98%的同学比较主动。在和家境比自己好的同学在一起时,10.57%的学生感到快乐,12.13%的学生感到孤独、自卑,77.3%的同学感到一般、正常。可见,中职学生对于家境还是有一定程度的负面情绪。

  个别座谈后,了解到部分学生与同学的关系不太好,同学关系紧张。主要原因是陌生,没有被接纳的归属感;感到别人不友好,不喜欢我;和大家在一起也感到孤单;感到大多数人不可信任,好像有人注意我;得不到朋友的理解、信任、尊重;心情不好,找不到人倾诉。

  2.1.3 心理问题

  在自我调节和控制力调查中,显出女生自我调节力弱,随着年龄增长,情绪越难以调控。当受到委屈时,81.78%的学生选择为自己辩解,18.22%的学生选择与人争吵。当别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时,一年级有17.63%的学生选择要求对方道歉或骂对方,二年级有25.72%,三年级有21.91%的学生选择要求对方道歉或骂对方。在关爱水平上,72.27%的学生有爱心,9.24%学生没有爱心。而且这种爱心随着年级的增长越来越低。不同年级的爱心比例是:一年级78.99%,二年级68.01%,三年级62.68%。

  此外,学生的自觉性差,并且随着年级增长,越来越差,不同专业的表现也不一样。学校做清洁时,能认真做的比例占到60.72%,其中一年级学生占68.41%,二年级占54.71%,三年级占54.16%,护理专业占62.10%,双证专业占61.09%,其他专业占56.31%。

  而在意志力的表现上,对于做事不成功的心理表现,26.37%的学生选择不服气,再做,其中低年级选择不服气的比例明显低于高年级的,具体比例分别是:一年级23.29%,二年级28.16%,三年级31.44%。此外68.6%的学生选择总结教训或请人帮助,仅有5.03%选择放弃。个别座谈后,发现这种不服气仅仅表现出中职学生的固执和倔强。

  关于压力应对的问题,调查显示,当遇到压力时,学生会选择向知心朋友(29.41%)、家人(28.45%)、男/女朋友(15.53%)和亲友(14.24%)救助,而很少选择向老师(6.46%)、专业人员(2.06%)、学长(1.63%)救助,不找任何人救助的学生占2.32%。在释放压力时,有30.15%的学生选择转移,有26.90%的学生选择发泄,有17.88%的学生选择压抑,有26.07%的学生选择顺其自然或其它方式。

  对于未来的发展,多数学生选择专业对口(21.87%)、工作轻松(20.88%)、收入高发展好(20.68%)的职业,仅有15.03%的学生选择对社会贡献大的标准,而选择人际关系好,工作稳定,兴趣的比例分别是10.11%,7.51%,3.86%。

  2.2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2. 2. 1 学习焦虑心理明显,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考试焦虑加重

  从调查结果分析,中职学生学习焦虑心理明显。究其原因,部分中职学生人生目标不清晰,缺乏学习动力,自认为前途没希望。也有部分学生因为专业并非自己所选,不想学习。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培养社交能力,广泛交友比学习知识更重要。此外,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上课听不懂,跟不上老师的课程进度,课下不学习,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等,这些都是导致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而且,中职学生对自我的期望值低,导致学习肤浅,易受内外因素的干扰,学习效率下降,学习上的压力感挫折感带来焦虑、失望,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如常出现的瞌睡、头昏、失眠、乏力、情绪躁动、忧郁、厌烦等,其中,心理疲劳是主要的。此外,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不足,记忆提取困难,难以应付考试。对考试性质的认识程度、对考试厉害关系的预测程度、对自身应付考试能力的估计程度直接影响其焦虑水平。还有缺乏应试技能、身体素质差、经常失眠等因素都会引起考试学生的情绪波动。

  2. 2. 2 情感控制能力较弱,表现为自我意识较低,人际关系紧张

  中职学生的集体生活为同学间的交往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成为矛盾纠纷的源泉。同学们的性情、脾气、爱好、习惯不尽相同,难免因为提水、打扫诸如此类的小事而影响关系。对新生而言,远离家乡、亲人,不免有陌生、孤独感,尤其是父母溺爱、自我独立能力差的学生更为如此,由此产生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感受。此外,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如自私自利、霸道等作风,对人际交往也会产生很坏的心理作用。

  突出的表现是:与教师的关系不亲密,不信任教师,受到教师批评或者询问时,便心感不安;与家长的关系不和睦,不和家长沟通,受到父母批评或询问时,有时想不开;由于自我意识不全面,自我控制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低表现出与同学的关系会出现紧张,感情比较脆弱,经不起挫折,考试失败、同学关系出现紧张、犯了错误受到批评等,心理上往往难以承受,随之而来的是灰心丧气,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甚至走上邪路。

  2. 2. 3 不良心理问题凸显,表现为攀比、依赖、固执,道德水准失调

  中职学生,尤其是住校生,每个家庭给予的生活费用不同,引起高额的消费攀比,还有嫉妒导致的极端攀比,“面子问题”导致的盲目攀比等。此外,中职学生自尊心较强,使得他们在有些问题上表现出固执,比如不能原谅他人的错误,采取极端的方式(要求他人道歉或骂人),以获取自我尊重感。其实,这种自尊心只能用执拗、顶撞、攻击、无理申辨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使固执在这种满足中得到发展。这样,必然会影响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而且,在中职生的学习生活中,慎独的能力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的效果相去胜远。对于自我控制力而言,依赖性会越来越强,高年级的同学会压制低年级的同学,从而实现自我虚荣心的满足。表现为道德水准失调,学生缺乏安全感和意志力。长此以往,势必出现一些不良心理现象,如对同学的冷漠、应对压力的方式不道德,负面情绪蔓延等。

  3 讨论

  教育心理学家张大均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它由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方面构成。[1在21世纪的今天,个人的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视对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亟需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良好心理素质表现”标准,并结合中职学校实际,笔者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3.1 加强学生心理的自我意识和智力训练,抛弃自卑心理,实现自我肯定

  众所周知,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在人发展过程中是循序渐进进行的,是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种心理成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发展的,所以,心理素质教育要在其自我意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和调整自我,促使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

  对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训练,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第一,让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第二,认识到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第三,认识到内心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对学生进行自我体验训练,要求学生战胜自我,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树立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这样做会让他们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满。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学生应学会如何借助于外部压力,发展自我监控能力,最终实现自我肯定。

  3.2 加强学生心理的情感调控和意志培养,克服不良心理,塑造完美个性

  学会调控情绪,对于个性塑造有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对自己情绪情感的觉察能力和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识别能力。要提高对自己情绪的觉察能力,首先是运用内省法,清晰了解自己所处的情绪状态。其次是要通过分析认清引发情绪的原因,平静地接纳自己的情绪,不压抑、不排斥,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合理恰当表露与宣泄)。要提高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首先要了解人类表情的特点。其次要把握情绪识别的规律性。学校要把加强学生心理情感控制的重点放在培养良好情绪上。一是要学生树立真实的自信。常用的方法有“以勤补拙”、“笨鸟先飞”、“扬长避短”等。二是要培养学生豁达乐观的心态。林肯说:“只要心里想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三是应培养学生适度的紧迫感。要让学生真正明白时间的价值。时间是勤奋者的财富、创造者的宝库、懒惰者的包袱、浪荡者的坟墓。要培养学生办事的时间意识和计划性。要让学生懂得抓住现在。

  此外,还要锤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他们的意志力。第一,要形成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第二,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日常的学习、劳动,乃至于病痛、走路的小事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创设特殊的情景来磨练学生的意志,养成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如运动、爬山等。第三,学会有效运用心理防卫机制。中职学生要选择建设性防卫机制,如升华、幽默等,既释放了精神能量,又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和赞许,利己利人,是挫折防卫机制的最佳方式。如果让学生学会适度、有效地进行情感控制,就能不断增强他们的意志力,客服依赖等不良心理,实现他们完美人格的塑造。

  3.3 加强学生心理的学习指导和交往指导,消除焦虑心理,培育乐观心态

  人要不断地否定和肯定自己才能进步,而否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肯定方向发展,自我肯定,保持坚定的信念,往往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记得有一位学者很形象地比喻人生:人的一生犹如婴儿初啼,虽有苦涩,但却是全新鲜嫩,不管你遭到何种挫折与苦难,只要你不放弃自己,就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难倒你。乐观是心胸豁达的表现,乐观是生理健康的目的,乐观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乐观是工作顺利的保证,乐观是避免挫折的法宝。用乐观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是无限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我们生活就充满阳光。

  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指导和交往指导,消除学生在学习、考试、交往中的焦虑,让学生真正懂得乐观和悲观总是随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而转化。只要你珍惜时间,珍惜周围的种种事物,危险和不顺终会过去。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很多时候,我们不能选择生活的境遇,但我们却可以选择坚强而自尊的态度;我们不能选择生活给予我们什么,但我们却可以选择积极而乐观地回报生活什么。我们在人生中,要用积极的心态不断地努力,因为我们都是冠军。

下一页:浅析职业中专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
上一页:学生处招办团委、驾校培训处召开2023年工作总结暨先进工作者表彰会议

版权所有:陕西交通技师学院   陕ICP备09011520号-1

学院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泾阳永乐)

电       话:029-36381251      传真:029-36382223

招生电话:029-36381250  15394108550    邮编:713702

驾校电话:13186255263   13186253326

总访问量:437749次 陕公网安备61019602000494号

扫一扫
陕西交通技师学院

网站首页
招生就业
驾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