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陕西交通技师学院建校50周年
陕西交通技师学院汽车驾驶学校,前身原陕西省交通技工学校实习车队(以下简称驾校),是经省运管局验收批准成立,面向社会招生,与学院同法人的综合二级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起初的实习车队,主要承担学院面向全省招收的汽车驾驶专业学生进行汽车驾驶实习教学任务。驾校由原来的实习车队到驾驶员培训班、再到汽车驾驶培训学校,随着学院的发展,经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50年的岁月沧桑,已发展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办学功能领先、全省办学历史较长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二类专业驾校。曾多次被国家、省市评为办学先进单位,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汽车驾驶人才,为我省社会经济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驾校的历史渊源
汽车驾驶专业,是学院设立最早、发展时间最长的专业,最早可追溯到1965年学校成立,当年9月招生的就有汽车驾驶和修理两个专业。其中驾驶一个班50人,65年9月入学68年12月毕业,三年学制。当年招生地域主要为榆林、延安、西安、汉中等。实习车队队长为闫正全,教练车10台,车型为解放CA10、吉尔164,教练路线以铜川周边地区为主,有旬邑马栏、黄陵、铜川陈炉、红土、广阳以及富平的底店。当时驾驶员考试科目为学科、倒杆、路考、夜考和车辆维护与故障排除等。首届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当时学校办学条件极其简陋,车辆陈旧,但学校管理严谨,培养出的学生无论从思想品德、驾驶技能水平各方面,都十分扎实过硬。驾驶班女学员贺春梅、文党箐,毕业后在延安从事公交车驾驶,轰动全市,引得路边行人、街坊商人的瞩目关注。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成为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65级毕业生王兴德,毕业后分配到榆林地区运输公司从事驾驶员工作,后担任公司副经理,当选全国劳动模范;毕业生贺鹏飞,后任延安地区运管处长;毕业生李荣正,分配在延安运输公司工作,后任运输公司汽车站书记;毕业生马天平,毕业后分配在铜川汽车运输公司工作,先后担任铜川公司车队队长、运输科长、铜川运输技工学校实习车队队长、铜川市川口汽车站客运公司经理等职。1968年后,学校因文革停办。
二、恢复建校时的驾校情况
1978年恢复建校时汽车驾驶专业依然是学校的主要专业之一,学制2年,当年驾驶班招生一个班40人。当初成立的陕西省铜川运输技工学校,承担驾驶专业驾驶实习任务的就是学校所属的实习车队,由于成立时的陕西省铜川运输技工学校,隶属陕西省交通局,由陕西省三运司代管,所以当时的管理人员和教练员,以军队复转人员为主,主要由铜川汽车运输公司机关和车队抽调组成,部分专业教师在社会企业临时聘用;当时的车队队长兼总教练就是铜川运输技工学校毕业生马天平,车队共有车辆8台,车型还是解放CA10、吉尔等大货车,学员完成一年理论学习后,教练实习半年,生产实习半年,教练路线主要为铜川周边以及三原瓦头坡等。1980年随着学校更名变更为陕西省交通技工学校实习车队。1982年10月,学校整体从铜川搬迁至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在原陕西省客车制造厂筹建处的基础上建设新校。1982年10月,常同宽任车队队长、胡锡林任副队长;1984年9月,胡锡林任车队队长、李德贵任副队长;85年10月后,车队由李德贵担任车队长,宋政任副队长,并经学校党委研究,成立车队党支部,王少武任车队党支部书记,主管校长为胡锡林。在此期间,车队除承担学校驾驶专业学生驾驶实习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小车班新训学员10人、咸阳监理所在职干部培训5人的驾驶培训任务,开始了车队向驾校转型的准备。1985年学校和咸阳交通监理处协商决定,在我校成立“咸阳市汽车驾驶员培训中心”,中心地址设在省交通技校,面向全市开展汽车驾驶技术培训工作。当时车队教练车辆主要为CA10B、CA15等,一部分从铜川运输公司调配,还有省厅从地市交通监理所调入;教练员主要由铜川运输公司、省客车制造厂筹建处、新疆第四运输公司调入以及从驾驶专业毕业生中选拔留校;教练路线为省境内的几条主要干线公路,其中西兰路、西包路、西商路等为主要教练路线。培训为全日制模式教学,学员吃住均在学校。考试主要为理论考试、倒桩和道路驾驶考试三科。这个时期的驾驶专业毕业生中,许多已经在各自的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比如,78级毕业生王炜东,毕业后先后在铜川交通征稽处多个管理岗位工作,现担任陕西省路政支队副支队长;毕业生姚振平,曾任铜川交警支队党委委员、车管所所长;毕业生李平,现任铜川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毕业生张金玲,毕业后分配在铜川征稽处工作,后任财务科长、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80级学生党敏玲,毕业后分配在咸阳监理所工作,后任咸阳车管所副所长,目前任咸阳交警支队考试中心主任,2014年当选为“陕西省好人”;81级学生曾银华,毕业后在省第二运输公司从事驾驶员工作,曾荣获西安市青年突击手、省劳动模范;81级冯耀华,毕业后先后在征稽、公安等部门工作,目前任咸阳市公安干部学校校长;83级学生杜建忠,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驾校教研组长、学校办公室主任、副校长等职,目前任学院院长;83级学生朱利马,目前任咸阳公路局泾阳公路段段长;83级学生马安艳,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现任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党总支副书记;84级学生张梅军,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公路局医院从事驾驶工作,后任医院党办主任,目前任陕西省交通医院纪委书记;85级学生魏建军,毕业后在咸阳交通监理部门工作多年,目前任咸阳公路路政支队支队长;85年监理培训学员陈栓会,先后担任咸阳秦都征稽所所长、书记,咸阳交通征稽处副处长等,目前任省公路局党委委员、省路政总队总队长等等。实习车队先后被咸阳市交警支队、咸阳市保险公司授予“车辆管理先进单位”、“百日安全竞赛功臣单位”等称号。连年被学校评为年度先进单位。
三、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后驾校的发展
1988年后,随着国家公安、交通体制和职能的重新划分和改革,1990年9月,学校对车队领导班子进行调整,队长由学校副校长李德贵兼任,杨志德任副队长,刘锋伟任党支部副书记;学校于1992年6月,根据省交警总队驾驶员培训管理的要求,决定成立“陕西省交通技工学校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班”。1993年3月,学校根据社会驾驶培训形势的变化,研究决定成立“陕西省交通技校汽车驾驶学校”,呈报咸阳交警支队和省交通厅。1994年后根据国务院有关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的规定和上级关于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要求,学校于1996年6月,以正式文件向原陕西省劳动厅申报,经劳动厅批准颁证,成立“陕西省交通汽车驾驶培训学校”。1997年1月,学校研究杨志德任驾校校长、刘锋伟任党支部书记,主管校长为李德贵。2002年12月,陕西交通技术学院成立,按照系部管理要求,学院研究车队归并院培训处,苏东阳为培训处处长、刘锋伟任培训处党支部书记、培训处副处长兼车队副队长;杨志德任培训处副处长兼车队队长,主管院长为杜建忠。2003年4月,学院研究对驾校实行承包经营,经进行竞争上岗,决定刘诚任校长、谢玉敏任驾校党小组组长,主管院长为杜建忠。2004年10月,驾校交学院管理,校长由副院长杜建忠兼任,刘锋伟任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2006年后,刘锋伟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苏东阳为主管院长。在此期间的前多年中,车队培训教学模式,继续实行队车教练,在全省境内开展道路驾驶训练,主要路线包含泾阳到渭南、铜川、蓝田、淳化、旬邑等等,先后于1991年,驾校组织进行了泾阳到延安、泾阳到汉中两次长途教练,并尝试开展重车驾驶教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考试科目仍然为理论、倒桩和道路驾驶考试三科。在此期间,我校率先购置使用驾驶模拟器5台,修建使用了电子驾驶桩考仪系统,在全省驾校中走在前列,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省内外驾驶培训同行,前来学校参观学习;在全省驾培行业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标杆作用,在全省驾校评比中位列前茅。驾校先后被省交警总队授予“全省驾驶员培训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省交通厅授予“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培养出的优秀毕业生层出不穷,比如:87级严钊,毕业后先后在省高速集团多个管理岗位工作,目前任省高速集团西汉分公司经理;89级学员高铭,毕业后先后在海航长安航空公司,从事汽车驾驶、财务管理等工作,目前任长航公司办公室主任;89级学生王永凤,毕业后分配到咸阳市公交公司从事汽车公交车驾驶工作,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90级毕业生谢小义,毕业后先后在三原县团委任书记、挂职任合阳县委副书记等,现任共青团陕西省委人事处长。教练员熊志彪同志,被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系统优秀教师;刘锋伟同志连续三年被交通厅评为全省交通系统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被省劳动厅授予全省技工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称号。
四、新时期驾校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2009年后,学院加大对驾校的支持力度,实行年度目标责任制,驾校开始吸引社会力量挂靠经营开展驾驶培训活动,为新形势下增加驾校的造血功能,充分发挥公办院校的教学优势资源、盘活资金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社会培养驾驶专业人才。先后与陕西省委团校、泾阳县检察院、永乐镇政府、泾阳县棉花库、陕西汽车制造厂等单位合作,上门服务。与泾阳县民政局合作开展军队退役士兵驾驶技能培养工作。学校更新添置了桑塔纳、吉利金刚、比亚迪等新型教练车辆投入使用。随着国家公安部、交通部驾驶员考试办法的改革变化,考试办法出现较大调整,科目一和科目三的安全文明驾驶考试均采用计算机无纸化考试,场地考试从过去的单纯倒桩考试转变成小车考五项:直角转弯、曲线行驶、侧方停车、坡道停车与起步、倒车入库等;大型车则项目更多,增加为坡道停车与起步、单边桥、障碍行驶、通过限宽门、快速换挡等15项。无论从教学模式上还是从训练考试难度上,均比过去增加了挑战性的难度。因此,驾校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应对,先对教练员进行知识更新培训,然后对驾校现有场地进行彻底性的改造规划,以全面适应培训和考试工作的需求。在驾校培训模式上,采取学员落实到车、教学统一安排的管理办法,根据学员的学习程度和训练科目,全方位开放起用计算机教学室、多媒体教室和教具室,安排专人负责各自的教学科目和训练。目前驾校拥有各种教练车辆40台,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使用性能先进、安全系数有保障,完全满足教学训练需要。驾校拥有德才兼备的教练员队伍42人,全部持有国家教练员证,大都具有大专以上文凭,其中国家二级教练员7人,高级职称18人。现有汽车驾驶模拟设备10台,教学用科目一计算机20台,办公计算机12台,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安全带保护作用体验装置和汽车整车透明教具和发动机透明教具等。年培训人数从当初的几十人,逐年增加到现在的每年2000余人。尤其是近年来,根据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要求,为了规范驾校办学行为、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按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地技术要求”两个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加大驾校办学投入力度,在学院驾校训练场基础上,在永乐镇与第三方共建共用驾校第二训练场,驾校现有训练场地2处50亩,按现行驾驶员考试要求又增加修建了多个坡道停车与起步、倒车入库、侧方停车、直角转弯、曲线行驶以及模拟隧道、模拟湿滑路、模拟山路及道路训练等训练科目和场地。全方位满足社会各界人士学习汽车驾驶技能的需求。2014年随着学院的更名和省交通厅运管局的管理要求,驾校变更为“陕西交通技师学院汽车驾驶学校”至今。
几十年来,驾校在学院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不断加大办学投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坚持科学规范的办学宗旨,诚信经营、质量至上,方便学员、服务社会,在驾校管理、规范教学、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多次被省、市、县交警及运管部门评为车辆安全管理、教学质量、技能竞赛等先进单位称号。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汽车驾驶专业技能人才,为陕西交通运输事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