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在讲述一个少年在特殊环境下的生存经历。
在影评中有很多人都感觉派在被救之后讲述的第二个故事才是真实的情况,认为在海上遇到的毗湿奴神像岛——食人岛,是派的母亲的尸体。这个故事听上去很残忍,所以用动物置换人的方式讲述的了这个故事。
我们从心理层面解读这个故事,则是一个少年的心理成长过程(由混乱到整合的过程)。影片里面救生艇上的每个动物都是派的人格结构中原始的我——本我,分别是他的动物子人格,他自己则是人格结构中的超我——意识的我。在救生艇上发生的互相残杀的事件,是派的内心激烈的冲突。那些动物代表派的内心既有善——生本能(相互依存)、又有恶——死本能(破坏性),当遇到生存问题的时候,恶的部分在吞噬善的部分,恶的本能占上风,善的本能显得很无力。
影片中的暴风雨是派内心中强烈的负性情绪,老虎是派的本我,既有凶残的一面,又有脆弱的一面,当老虎在比它更加强大的暴风雨(强烈的负性情绪)面前惊慌失措——既弱小遇到强大的敌人的本能反应。老虎面对暴风雨和派面对老虎时的行为是本能的逃避反应。
派和老虎对待暴风雨的态度,这也反映出派的人格的分裂倾向——既恐惧又热爱。
当派开始意识到他要活命,躲避不是办法,必须到救生艇上去面对这个令他恐惧的老虎,与老虎相互依存,便开始了与自己的潜意识沟通的过程。要先保证老虎有吃的,老虎才不会吃掉他,便是他意识到必须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心灵才能得到慰藉,才不致被心灵的空虚所吞噬。这是自我认识的一个飞跃,是智慧的体现。他给老虎喂吃的这个过程,就是自给自足的过程。当他可以和老虎和平共处的时候,也是他的人格得到了整合。
当他们来到食人岛时,派已经有能力分辨这个岛是否适合生存,也能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开,重新踏上有暴风雨的航程,此时的派已经成熟起来,有能力也有勇气承受各种考验。
当他们终于趴上海滩可以结束了漂流的生活时,派和老虎都已经筋疲力尽,这是一个人在经历重大事件后虽然心理得到成长,但精力消耗殆尽。当老虎头也没回的去了它该去的地方,那个地方也就是人的潜意识,派的反应是有些伤感,感觉老虎对他没有依恋,这是派的人格中依赖性的体现。他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是他回顾曾经的心理冲突和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