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过后,按照老家的习俗,乡亲们就全面进入置办年货时期,俗称“盼年”。割肉、买鸡、五谷上辗,漏粉、压糕、打醋坛,赶集买菜……街面变得异常拥挤,人们脸上洋溢着盼年的喜庆劲儿。乡上的干部们,也走村串户,组建秧歌队。秧歌排练活动把人们聚在了一起,在尘土飞扬中、在锣鼓喧天中,独具乡村特色却又不乏趣味性的各类大、中、小场子热闹异常。正月初七后,闹秧歌进入了高潮,各村秧歌队游街转巷,逐户拜年,送福到家。秧歌队所到之处,人们是夹道欢迎,主户将糖、香烟逢人就递,把酒见人就敬。欢快的人们舞动着花伞,和着锣鼓声,唱着信天游,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场面热闹无比。这种热闹、喜庆的场面要持续到正月二十三跳完烟火,年味才逐渐淡了下来。
无论是“盼年”的热火劲儿,还是让人内心震动的喜庆场面,以及家人团聚的喜悦,地域特色鲜明的风俗,都在告诉全世界,家乡的亲人们从农历11月底就开始盼年,期待着未来。而当时的(生于斯长于此的)我,几乎是刚过完正月二十三就又开始期望下一个新年赶快到来,心中期待无限,期待满满。
2013年又要来时,曾经对年的期盼之情,竟无处可寻,只是很感慨时间过得如此之快,内心的震动就是抱在怀里的女儿竟然能自己跑着要压岁钱了。各种总结写了一份又一份,才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一年真的又要过去了。
老公常年在外施工,他觉得过年只是一个分隔时间的附号而已,关于年的习俗,似乎从来没有关注过,而关于过年全家团聚的问题,他说只要有时间,何时团聚都可以。他们总是为了让每一个家庭能在“过年”团团圆圆,为了让回家的路更便捷,处处无家,处处家,多少年都没回家过年。也有工友曾说“哪里没路、我们在那里过年,哪里路不好、那里有我们。哪里路修好了,我们就要离开哪里,到下一个没路的地方过年”。
问起公公婆婆是否在盼年的时期置办年货时,说是根据当天需要置买,年夜饭也在外面的饭店订了。至于春节要吃的各类食物,在超市里很齐备,日子过得跟平常一样。
爸妈则是在心理上惧怕过年,过年意味着他们在岁月的蹉跎中又老去一年,妈总说她一年比一年害怕亲戚朋友来家拜年,她给亲戚露几手做几个好菜时感觉一年比一年力不从心,对儿女的牵挂和唠叨却一年胜似一年。
朋友们过年时,颈椎病犯得比往常厉害了一些,说是春节大多时间都是上网聊天或是跟亲戚们打麻将。
小孩子对过年的概念则是可以跟同学比比谁挣得压岁钱多,对吃、对玩、对年的期盼远没有我们小时的强烈……
说不清是什么淡去了“年味”,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的丰富,使得传统习俗正慢慢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化,还是别的什么?但有一点始终没变,那就是人们遇年想要与家人团圆的心情。我用最真挚的心给亲人和朋友送上美好的祝福,也期待不只过年时才有的阖家团圆,愿老百姓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愿我的家我的国2013年一切顺利。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