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代代相传的食物记忆。
陕北的黄馍馍,做工精细,香甜可口,透着陕北特有的风情与蕴味,更重要的是包含着黄土地特有的文化底蕴。小时候经常吃,也没觉着有什么特别,倒是希望我们吃的是白面馍镆。
当熟悉的乡音再次回荡在耳边,跟母亲的制作手法如出一折的黄馍馍出现在电视银幕里的那一刻,如果用两个字形容我的感触,那便是“震撼”二字。
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陕北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上几孔窑洞,取了妻,就算成家立业。父辈们,也像卖黄馍馍的老伯一样,善良、踏实、执着,厚重、乐观……在那一片黄土地上繁衍,代代生息,把子女们送进了城,他们依然固守在那里。
黄馍馍只是陕北小吃的一个代表,在家乡,当地的各种杂粮,被乡亲们变换成餐桌上的各种美食,花样众多的精致美食,无不让人感到妇女们纤巧细手的灵动和聪明睿智的丰富想象 。
黄土情,不只是随口就能唱的信天游,也不是腰鼓打起来尘土四溢的秧歌,而是一种厚重的情感,一种时时萦绕在心中的念想,一种其实我也不是很懂的文化。过去,人们觉得陕北贫穷、落后;这几年,人们心目中的陕北人都是暴发户,消费高,生活水平高,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诚实、守信,秉承老祖宗留下来优良传统,有一种天塌下来可以顶住的坚实和厚重,淳朴的民风,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或多或少也体现了一些。
《舌尖上的中国》,本是品味中国美食,却让我联想到很多。
当时通过努力走出陕北,在具有另一种风土人情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却老感觉自己的“根”始终还在黄土高坡,上班后,每次跟同事说起陕北的冷,陕北的风,陕北的雪,陕北的黄土,陕北的秧歌,陕北的风土人情……内心都特别激动和骄傲,和我的陕北同乡再次相聚时,都豪气十足,比之前多了好多感慨,但毫无疑问的是,我们都好怀念以前,觉得那会真好。我们的朋友圈子都扩大了好多,我们都逐渐地远离了原来的苗条身材,开始有成熟的标志。我们都问自己,如果还是原来的环境,我们会不会和原来一样呢?谁也不知道。我们还是我们,只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
冬天又要来时,想一下陕北的风,其实一点也不冷,想一下陕北的黄馍馍,真是好吃。愿我的朋友幸福安康,也愿陕北人民越来越富足,愿他们像我一样珍惜这份陕北特色情。
供稿: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