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总第7期﹚
主办单位:纪检监察 2012年4月8日
[导读]目录
●古代名人廉洁故事
(1)双肩明月王而烈
(2)陈寿:“三不喜”
●廉政漫画 清风艺苑
●廉政建设名词
●小小说 座位
●廉政警句格言
●时评:守常慎微则不违《廉政准则》
古代名人廉洁故事
双肩明月王而烈
清代王而烈是关东辽阳人,曾在乾隆、嘉庆两朝为官。他一生非法不为,非义不取,后人送以“双肩明月”的美誉。嘉庆帝对他更是大加赞誉,称他是“老实王”。
有一年,王而烈从江南主考回京,嘉庆问他家境如何,他回答说:“臣家有茅屋三间,里面半藏农器半藏书,还有薄田数亩,那是一望春风一望雨啊!”嘉庆高兴地说:“老爱卿为官清廉,朕是知道的。这样吧,你去安徽铜山掌管铸钱之事吧,在那里任职三年,也许你就富有了。”三年后,王而烈期满回京,嘉庆问:“老爱卿,这回可宽余了吧?”王而烈一笑说:“臣依旧一无所有。”嘉庆不信,王而烈便从袖筒里拿出三玫铜钱,这三玫铜钱个个锃亮,原来这是钱样子,王而烈每天拿着它们去检查铸钱质量,捏在手里久了,都磨光了,嘉庆见状,赞叹道:“老爱卿如此清廉,真可谓老实王啊!”
陈寿:“三不喜”
陈寿,字本仁,原籍江西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因其祖父戌卫辽东,遂入籍宁远。历任户科给事中、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陕西巡抚、南京刑部尚书等职。
早在他少年时期,有一次拾到金子,但他分文未拿,坐守一个晚上,终于将金子交还给失主。1472年,他考中进士,授官户科给事中,从此登上官路,他一生做官四十年,直做到尚书,他都始终坚持清正廉洁。他有三不喜:一是不喜随意弹劾官吏;二是不喜为子弟亲友争功或谋取好处;三是不喜金钱财物。
他初为官时任给事中,给事中是言官,纠劾百官是其分内的事情,可是陈寿却从不弹劾朝廷官吏,他的这种做法让人感到奇怪,他为此解释说:“吾父戒吾勿作刑官,易枉人。言官枉人尤甚,吾不敢妄言也。”
弘治年间,他到陕西做官,当时的陕西地区经常遭到周边少数民族的骚扰,他到之后,整顿了军务,使地方安定了下来。有一次,各部族首领率众来战,派出少数骑兵来诱敌,有些明朝将领不知道是计谋,准备出击,陈寿却不准,他独自来到帐外,与数十名骑士坐在凳子上吃东西,敌军见了,怕有埋伏,连忙退却,陈寿乘机下令出击,结果大获全胜。当他向朝廷报捷报时,有人说让他在捷报上写下战士的名字,他说:“吾子弟不事弓马,安得以欺朝廷?”他的公正无私得到了将士们的拥护和爱戴。
陈寿从小便不爱财,曾有守夜还金之举,当官后不改初衷,清正廉洁到底。他当了右副都御史那样的大官,因为得罪了专权的太监刘瑾,被命罚米二千三百石,布一千五百匹。陈寿平时清廉不取,除去俸禄外,一无所有,被命罚米布,贫苦不能偿,只好上书自诉,刘瑾也知道他的清贫,只好免去了处罚。
陈寿自己从不爱财,同时他对贪污的官吏也敢于严厉惩办,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在他调任南京兵部侍郎要离开陕西时,曾整整一天,车轿没能前进一步,史书上记载说,“军民数千人,拥集抚台,泣留公(指陈寿)。公曰:君命也。出城之日,号呼之声震地。”
陈寿为官四十年,为官清廉,家无余钱,以至于家贫无家可归,只得流离失所,住所不蔽风雨,甚至在死后也无钱下葬。但他“三不喜”却永远的留在了后人的心中。
廉政警句格言
为官自律“心”字歌
为官从政须忠心,身居高位立党心;加强学习求专心,廉洁自律持恒心;
修身养性宜静心,对待他人有爱心;党规法纪多关心,遵章守纪忌粗心;
依法办事勿随心,克已奉公无私心;淡泊名利可清心,多创业绩得民心;
识人用人使正心,权在手中处公心;他人贿赂要当心,金钱面前不动心;
美色引诱别花心,甜言蜜语莫乱心;妻子儿女多交心,谨防客人乱攻心;
不贪不占下决心,过时教训要留心;真抓实干用全心,牢记宗旨公仆心;
自警自爱取洁心,把牢防线有常心;晚节不保痛伤心,一生清廉才安心。
廉政建设名词
★ 执政为民的原则: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为政需三想:想事业,想人民,想他人;为官有三宝:要正派,要廉洁,要勤政。
★效能制度建设目标:通过效能制度建设实践,以岗位责任制强化责任履行,以首问负责制明确首问责任,以限时办结制促进效率提高,以绩效管理制提升行政效能,以责任追究制规范行政行为,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行政效能制度体系,形成依靠制度管人管事、改善服务、提高效能的长效机制。
醉醒石—小小说
座 位
我在镇政府对面开了一家食铺,当小科员的表哥劝我说:“镇里头领导多,跟他们做生意可难啦!”我不以为然:“公买公卖,认钱不认人,有什么难不难的。”买串鞭炮一放,我的小店就开张了。
早上我卖八宝粥,选优质大米,配上等绿豆、花生、红枣等八样精心熬制,货真价实,引来不少顾客,生意不错。
这天,我正哼着小调忙活,邱副镇长走进店来:“来碗八宝粥。”我一看是领导,忙盛了满满一碗粥,端到门后的一张小方桌上,热情地招呼道:“领导,你请用。”谁知,邱副镇长不高兴地白了我一眼,嘴里“啧”了一声,将粥端到正堂中央的大桌上,面对大街坐下,这才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我知错了:当领导的,当然要坐正堂宽敞的桌子,哪能叫人家坐门后的角落呢?
第二天,邱副镇长又来吃早点。我学乖了,把粥端端正正地摆到正堂,招呼到:“领导,你慢用!”哪知,邱副镇长又不高兴地“啧”了一声,将粥端到门后那张小方桌上吃起来。
我真闹不明白了,这位领导到底是要坐门后呢,还是要坐正堂?
当晚我拦住下班回家的表哥,向他打听这位怪领导到底怎么回事。表哥听了之后大笑起来:“真是木头脑袋!你这店开在镇政府对面,镇政府规定八点钟上班。如果八点之前来吃早点,当然爱坐正堂宽敞的桌子;八点之后来,迟到了,被大领导瞧见总不好,因此要躲在门后看不见的地方吃。”
我恍然大悟,马上买回一架电子钟,挂在墙壁上。从此以后,我看钟端粥,果然再也没有挨过邱副镇长的白眼。
就这样,顺顺当当过了半年。有一天,太阳已经老高了,邱副镇长才睡眼惺忪地来到小店,声音沙哑地嚷道:“来碗粥。”我看下钟,已经快九点了,赶忙照老规矩把粥恭恭敬敬地端到门后的小方桌上,小声说:“领导,你请。”哪知,他这回又不满意了,眉头一皱,扳着脸问道:“你这小鬼,怎么老叫我坐门后!”吓得我愣了好几秒钟,才把粥端到正堂的大桌子上。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上班时间推迟了?我赶紧给表哥打电话。原来,副镇长已经转正了!一镇之长,迟到不迟到,谁管得了?从此,不论邱副镇长何时来吃早点,我都将粥端到正堂,果然他再没生过气。
安安生生过了没两年,有天,表哥下班专程来了一趟,神密兮兮地说:“邱镇长的座位又该变了。”
“我知道。”
表哥惊奇地问:“你知道什么?”
我嘿嘿一笑:“邱镇长犯事儿了,被开除党籍,丢了镇长宝座。这以后,无论他早来迟到,都让他坐门后角落里的小桌,对吧?当然,如果他还能来的话。”
时评
守常慎微则不违《廉政准则》
“守常”一词,意思是要固守常规。“慎微”一词,意思是要谨慎地对待貌似细小的事物,不要轻视不利于君子修德养性的小节。领导干部不违犯《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需要守常、需要慎微。
守常是为了使领导干部从权力、职务的光环和迷影中走出来,以一个普通党员甚至一个正派的普通老百姓的眼光去待人接物。强调慎微,是为了使领导干部在位高权重的情况下不要傲视世间一切,忘记“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后汉书•陈忠传》)的道理,从拒绝腐蚀自己的小事做起,防止小问题发展成大腐败。
如何做到守常、慎微?
要知荣知耻。《廉政准则》提出了8项“禁止”52个“不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进行了严格而全面地规范,看起来都是条条框框,都是约束限制,但并不是难以做到的。比如说不准索取、接受或者以借为名占用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的钱物,这本来就是做人的常识问题。如果稍有荣耻之心,我们就会想到,平白无故地索要、占用他人的钱财无论如何都是不对的。还有,用公款报销、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问题,既然是我们个人搞的消费,又凭什么要让公家、让别人来买单。因此,有羞耻之心,我们就不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要常想身份。为什么《廉政准则》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不准干这、不准干那?就因为我们是党员领导干部,身份特殊。一般的老百姓,经商办企业是极其正当的。但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自己也来经商办企业,就会混淆公权与私利的界限,很可能发生用公权谋取私利的问题,这种情况广大老百姓绝不答应。《准则》之所以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准从事有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活动,就是因为领导干部具有公众人物的性质,如果发生什么“绯闻”,就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这些问题,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是经常细细思量,自然就不会去做那些与自己身份不相称的事情。
要敬畏人言。人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民心、民意、民愤。《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如果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触及了、违背了,都会引起社会民众的纷纷议论。比如,违反规定提拔任用干部、插手和干预市场经济活动,人们就会说我们在照顾人情,在买官卖官,在搞暗箱操作;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利提供方便,人们就说我们优亲厚友、为政不公;如果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人们就会说我们是败家子作风,丢了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当领导干部当到这个份上,也就威风扫地、颜面尽失了,老百姓在心里早就给我们投下了反对票。随着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核奖惩、提拔任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民众意见和反映很多的官员,其前途和地位将岌岌可危。因此,敬畏人言,注重老百姓对我们的评价和看法,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就会常常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自觉地以《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去规范自己的言行,始终做到严于律己、洁身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