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校训
    • 学院荣誉
    • 校园环境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通知公告
  • 专业设置
    • 汽车维修
    • 公路施工与养护
    • 无人机操控技术
    •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
    • 会计
    • 交通客运服务
    • 电子商务
  • 招生就业
  • 驾驶学校
  • 培训鉴定
    • 培训简介
    • 培训项目
  • 教育教学
    • 教研成果《公路工程现场检测》
  • 校园生活
    • 学生管理
    • 学生活动
    • 团学动态
  • 党群工作
    • 党群动态
    • 学院通讯
    • 网上党校
    • 不忘初心
  • 财务公开
  • 首页 (current)
  • 学院概况
  • 学院资讯
  • 专业设置
  • 招生就业
  • 驾驶学校
  • 培训鉴定
  • 教育教学
  • 校园生活
  • 党群工作
  • 财务公开
Banner
Banner
Banner
  • 党群动态
  • 学院通讯
  • 网上党校
  • 不忘初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群动态

教师优秀征文展:大河不仅是大河

上传时间:2017-6-1    浏览量:94496    作者:党办    来源:陕西交通技师学院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的祖国》作为电影上甘岭的经典曲目,在几代中国人中被广为传唱,这不仅是一首旋律悠扬脍炙人口的红歌,更是像烙铁一样在人们心中烙上了关于中华民族,关于家国情怀的深深烙印。

龙应台在香港大学演讲时,让听众分享自己人生的启蒙歌曲,当台下有人动情的说自己的启蒙歌是《我的祖国》时,龙应台一脸的诧异,这显然与她讲座的主题不相符,当她一脸质疑的问道“真的么?第一句怎么唱?”,台下响起了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悠扬旋律。龙应台极力的制止了台下愈发激动的歌声,她说到“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罢了”。

当她把《歌唱祖国》定性为一首民谣时,却硬要把《绿岛小夜曲》理解为反抗政治权威的呐喊,然而,世人皆知的是,《歌唱祖国》的后半段歌词是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这又怎么会仅仅是一首民谣。

不能否认,当我们提起这首歌时,我们联想到的不仅是家国情怀,不仅是对帝国主义的反抗,我们也会想起那个昔日情人,也会想象歌词里的大河波浪,稻花白帆是怎样一般情景。此情此景之下,我们唱的就是大河波浪,咏的就是稻花白帆,这首歌也仅仅是一段优美的旋律。

但我们不能忘记的是,这首歌作为抗美援朝电影《上甘岭》的曲目,不仅仅是单纯的突破了大河与稻花的意向,更是柔中带刚地表达中国人众志成城的团结。即便是抛开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它就是表达了对故土,对人民的无限热忱,而这,不正是我们常说的家国情怀。

就像,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人们歌唱的是森林煤矿,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思念的却是衰老的爹娘和可爱的家乡;就像,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人们唱的河西的山岗,河东的高粱,期待的却是端起长枪洋枪,挥舞大刀长矛,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周武王在宝鸡岐山举兵东进,讨伐残暴的殷商,建立西周。为纪念自己的功绩,在洛河的下游洛阳铸鼎昭告天下,“余其宅兹中或,在兹义民”,这里的中或,便是最早的中国。自此,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不再是能够简简单单的用山南水北来描述,而是统称中国。

三千年前,在这片热土上,孔子和周公在梦中交流,历经韦编三绝,终于完成了《周易》的整理编纂,使其成为儒家的“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开创儒学的理论体系,历经后世传承,才有了《尚书》,《礼记》,《春秋》三书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历经三千年,中华民族终成今日礼仪之邦。

三千年来,这片土地发生过多少事情?这里有徐霞客当年跋涉过的山路;这里有当年六国骏巡而不敢前的关隘;我们驻足远眺的城楼是于谦曾经坚定守卫的,我们驰骋由缰的草原是霍去病曾为之奋战的;我们还可以驻足欣赏曹操当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波澜壮阔,我们还可以细细品味李白当年举杯邀明月的花间美酒。

回首往昔,这片土地给我们留下了两样东西,一样是文化,一样是历史。文化和历史,我们用其润心与鉴世。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我们又将儒家文化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家风家教;将先辈历史发展成神州大地的家国情怀。

于是,当侵略者将自己武装到牙齿,当殖民者希望通过坚船利炮来征服我们时,有四川老父送子“死”字旗,上书“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乃过年龄,幸吾有子,自动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勇往直前,勿忘本分!激励着英雄儿女们这么去做的,正是严谨的家风家教和赤诚的家国情怀。

当他们与日军血战昆仑关时,唱的就是《黄河大合唱》;当他们与日军周旋于东北的白山黑水时,唱的就是《松花江上》;当他们与联合国军对峙在上甘岭时,唱的就是《我的祖国》。

是谁说“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罢了”?此时的黄河,此时的松花江,就是我们的故土,我们的祖国。

大河不仅是大河,更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作者:冯晓茹

下一页:教师优秀征文展:我家的家风
上一页:我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群动态

教师优秀征文展:大河不仅是大河

上传时间:2017-6-1    浏览量:94496    作者:党办    来源:陕西交通技师学院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的祖国》作为电影上甘岭的经典曲目,在几代中国人中被广为传唱,这不仅是一首旋律悠扬脍炙人口的红歌,更是像烙铁一样在人们心中烙上了关于中华民族,关于家国情怀的深深烙印。

龙应台在香港大学演讲时,让听众分享自己人生的启蒙歌曲,当台下有人动情的说自己的启蒙歌是《我的祖国》时,龙应台一脸的诧异,这显然与她讲座的主题不相符,当她一脸质疑的问道“真的么?第一句怎么唱?”,台下响起了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悠扬旋律。龙应台极力的制止了台下愈发激动的歌声,她说到“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罢了”。

当她把《歌唱祖国》定性为一首民谣时,却硬要把《绿岛小夜曲》理解为反抗政治权威的呐喊,然而,世人皆知的是,《歌唱祖国》的后半段歌词是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这又怎么会仅仅是一首民谣。

不能否认,当我们提起这首歌时,我们联想到的不仅是家国情怀,不仅是对帝国主义的反抗,我们也会想起那个昔日情人,也会想象歌词里的大河波浪,稻花白帆是怎样一般情景。此情此景之下,我们唱的就是大河波浪,咏的就是稻花白帆,这首歌也仅仅是一段优美的旋律。

但我们不能忘记的是,这首歌作为抗美援朝电影《上甘岭》的曲目,不仅仅是单纯的突破了大河与稻花的意向,更是柔中带刚地表达中国人众志成城的团结。即便是抛开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它就是表达了对故土,对人民的无限热忱,而这,不正是我们常说的家国情怀。

就像,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人们歌唱的是森林煤矿,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思念的却是衰老的爹娘和可爱的家乡;就像,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人们唱的河西的山岗,河东的高粱,期待的却是端起长枪洋枪,挥舞大刀长矛,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周武王在宝鸡岐山举兵东进,讨伐残暴的殷商,建立西周。为纪念自己的功绩,在洛河的下游洛阳铸鼎昭告天下,“余其宅兹中或,在兹义民”,这里的中或,便是最早的中国。自此,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不再是能够简简单单的用山南水北来描述,而是统称中国。

三千年前,在这片热土上,孔子和周公在梦中交流,历经韦编三绝,终于完成了《周易》的整理编纂,使其成为儒家的“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开创儒学的理论体系,历经后世传承,才有了《尚书》,《礼记》,《春秋》三书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历经三千年,中华民族终成今日礼仪之邦。

三千年来,这片土地发生过多少事情?这里有徐霞客当年跋涉过的山路;这里有当年六国骏巡而不敢前的关隘;我们驻足远眺的城楼是于谦曾经坚定守卫的,我们驰骋由缰的草原是霍去病曾为之奋战的;我们还可以驻足欣赏曹操当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波澜壮阔,我们还可以细细品味李白当年举杯邀明月的花间美酒。

回首往昔,这片土地给我们留下了两样东西,一样是文化,一样是历史。文化和历史,我们用其润心与鉴世。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我们又将儒家文化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家风家教;将先辈历史发展成神州大地的家国情怀。

于是,当侵略者将自己武装到牙齿,当殖民者希望通过坚船利炮来征服我们时,有四川老父送子“死”字旗,上书“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乃过年龄,幸吾有子,自动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勇往直前,勿忘本分!激励着英雄儿女们这么去做的,正是严谨的家风家教和赤诚的家国情怀。

当他们与日军血战昆仑关时,唱的就是《黄河大合唱》;当他们与日军周旋于东北的白山黑水时,唱的就是《松花江上》;当他们与联合国军对峙在上甘岭时,唱的就是《我的祖国》。

是谁说“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罢了”?此时的黄河,此时的松花江,就是我们的故土,我们的祖国。

大河不仅是大河,更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作者:冯晓茹

下一页:教师优秀征文展:我家的家风
上一页:我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版权所有:陕西交通技师学院   陕ICP备09011520号-1

学院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泾阳永乐)

电       话:029-36381251      传真:029-36382223

招生电话:029-36381250  15394108550    邮编:713702

驾校电话:13186255263   13186253326

总访问量:275448次 陕公网安备61019602000494号

扫一扫
陕西交通技师学院

网站首页
招生就业
驾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