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教育活动发言提纲
2013年3月
同志们: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厅党组《关于落实省委常委会贯彻十八届中央政治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实施意见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今天,我们举行党员干部大会,其目的是对照《八项规定》的具体要求,切实加强我院的作风建设,让新作风、新气象体现到我院的各项工作之中,凝聚学院发展的正能量。所以,借此机会我就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理解和看法与大家共同沟通,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
一、《八项规定》提出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于是,新一届中央政治局明确提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
为体现习近平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执政精神,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包括警卫工作减少交通管制不封路不清场闭馆;会议新闻根据报道价值决定字数时长;向群众学习和群众交朋友;精简会议精简文件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出访活动不组织留学生到机场迎送;不出版个人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严格车辆住房配备个人待遇等。这一规定是一个庄严承诺,体现了从严要求、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反映出中国未来施政的动向。
同时强调:一个很长时期内,党内存在着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行政机构叠床架屋,党内信息欺上瞒下,文山会海人浮于事,空话套话庸俗成风,争名于朝争利于市,领导视察警察开道衙门作风,极大地败坏了党的形象。而有些官员台上台下两面人生,既当官又发财,既占位子又想票子,公款吃喝公款出国,公款健身公款公关,公车越新式越好,办公室越大越豪华越好,美女服务越漂亮越好,赠送干股越多越好,年节送礼越多越好,根本没有半点公仆意识。有些官员官不大官气大,权不大发财欲望大,职位不高臭架子大,历史文化底蕴差,个人道德品位低。剪彩要留影题字要有名,电视要有型新闻要有声。有的退职官瘾不退,办公司做会长当理事。有的退职发财心不退,利用旧关系四处招揽工程,唯恐天下财不进其门。这些事情百姓看得清楚仇官心理扶摇直上。
在这种背景下,新的政治局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非常明智非常及时。毛泽东曾说“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八项规定恰好体现了毛泽东的这个战略战术思想,战略上反腐总体目标不动摇,战术上于细微处规范党风,易操作好考核见效快,四两拨千斤一扫旧尘埃。但浮靡党风非一日之积,要彻底根治必须全党动员扫荡旧尘埃。机遇和挑战共存,痛苦和希望同生。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让我们热烈欢呼一个新的清明政治局面到来吧!
二、《八项规定》的内容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这八项规定包括: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
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八项规定出台后,习近平总书记说: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话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意味着抓作风建设不是搞运动、不是一阵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意味着抓作风建设要真抓实干、动真碰硬、持久发力。“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意味着抓作风建设要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全力推进。作风建设,一是难在做,二是难在坚持做。群众在看我们如何做,更在看我们如何坚持做。
三、找差距、定目标
纵观学校近5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学校经历了创建、恢复、迁建和快速发展四个阶段,经过了十届班子的交替和传承以及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办学规模、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和办学水平有了长足发展,实现从计划经济办学模式向市场经济办学模式的转变,实现了从以基建为重点向以教学为重点的转移。进入21世纪学校抢抓交通大加快、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办学规模、办学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国家示范校项目的申办成功,使学校努力站在了全省技工教育的第一梯队。40多年弹指一挥间,学校的发展历经坎坎坷坷,有平淡、有低谷、也有辉煌的片段。计划经济时期,办学衣食无忧,平平淡淡;刚刚进入市场经济时期,招生遇到了困难,办学出现了低谷,广大教职工5人一组,走村窜户,进行“地毯式”招生宣传,踏遍了泾、三、高三县的沟沟卯卯;顶烈日 迎风雨 骑单车 窜背巷 走村串户 踏遍泾三高山山水水 几多辛劳几多收获 做宣传 摸市场 解疑虑 答询问 不惜口舌 车接车送一波又一波 满心欢喜满心感激 进入“十一五”时期,学校抢抓交通大加快、大发展的机遇,“订单式”办学模式,拉动了办学规模的攀升,创下了学校史的辉煌篇章。在校园里广大师生勤奋工作,敬业奉献,教学相长的身影历历在目,为了实现交通技工教育人的梦,遇逆境不气馁、不放弃,迎难而上,遇顺境不骄不躁,我们一直在坚守着…….。客观地讲:学校发展的点点滴滴是广大师生用肩膀扛起了责任,用脚步丈量着发展的轨迹,无不体现着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艰苦奋斗,节俭办事的良好作风。比如:78年恢复建校初期,共总有七、八个人,成十条抢,在铜川三运司院内开创了学校创业的历程,广大师生在帐篷里学习、生活度过了四年左右;82年迁到今校址上吹响了学校第二次创业的号角,迁建初期百废待兴,广大师生依然居住的是冬不能御寒夏不能防暑的活动板房。在这种情况下,一边教学,一边基建,一边用双手修筑跑道,栽花种草,才会有了学校的今天,彰显的是勤俭办学、节俭办事的良好工作作风。但是,这些只能说明过去,这不是我们骄傲的资本,也不能是我们铺张浪费和奢侈的原因,我们还没有资格去讲排场,也没有能力说这样的大话,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倍加珍惜长期以来积累的精神财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存在的不足,否则,我们的事业发展就会走弯路。目前,我们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和厅党组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攀比讲排场的意识有所抬头;铺张浪费,跑冒滴漏现象依然存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还没有彻底改变;工作中出实招、新思路、新办法还不多;学校发展与生源锐减之间的矛盾,师生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学校发展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等等。因此,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事业越发展更需要发扬勤俭办学、节俭办事的优良传统,同时要正视目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依然需要:发展要有新思路,解决矛盾要有新办法,推动工作要有新措施,才能实现交通技工教育的梦。
陕西交通技工教育的梦,我理解是:首先办学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活力;其次校园和谐具有凝聚力;最后校园美丽具有吸引力。因此,要实现这个梦,就需要我们践行《八项规定》,聚焦兴校的正能量。
借次机会,谈以下几点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厅党组落实《八项规定》提出的具体要求,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教学,推动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领导带头,作出表率。院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要对照《八项规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具体问题改起,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尽力、尽心履职,以自身的好作风引领好学风、好校风。
第三、加强劳动纪律,提高工作效率。院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从现在开始,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院级副职离校须向正职请假,各部门负责同志离校须向主管请假。
第四、坚持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院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从现在开始,严格执行部门包干经费指标。要从严控制招待费,遏制公款吃喝;要压缩交通费和各种维修费,杜绝乱支乱花,发挥资金效能。
第五、强化考核,形成合力。要把作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项规定和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部门考核,要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执行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起考核,确保良好的工作作风,带来好学风、好校风目标的实现。
第六、提高执行力,建立长效机制。党办、院办要重申有效的相关制度,纪检监察配合抓好落实,严格责任追究。
总之,我们要通过作风教育活动,认真践行《八项规定》,发扬勤俭办学、节俭办事的良好作风,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引领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推动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再创陕西交通技工教育辉煌。